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大的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和阿尔玛兹·阿亚娜分别以2小时06分15秒和2小时18分32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延续了该国在长跑项目上的统治地位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金秋
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本届北京马拉松吸引了众多业余跑者和职业选手同场竞技,清晨7时30分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长安街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地点,最终抵达终点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,赛道两侧挤满了热情的观众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。
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北京马拉松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展示城市风貌和全民健身成果的重要窗口,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赛道设计和后勤保障,确保赛事安全、顺利举行。”
职业选手表现:非洲军团再显实力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在最后5公里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,以2小时06分15秒的成绩率先冲线,赛后,莱盖塞激动地说:“北京的氛围太棒了!赛道平坦,天气适宜,这为我创造好成绩提供了条件。”
女子组方面,阿尔玛兹·阿亚娜同样展现强大实力,后半程独自领跑,最终以2小时18分32秒夺冠,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5分47秒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。
中国选手亮点:业余跑者展现风采
尽管职业选手包揽冠亚军,但中国业余跑者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来自上海的教师王磊以2小时38分的成绩完赛,成为国内业余男子组第一名,他表示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每次都能感受到组委会的用心,今天的成绩比去年提高了5分钟,非常满意!”
本届赛事还增设了“环保跑者”奖项,鼓励选手在比赛中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,多位跑者自带水壶参赛,获得组委会颁发的特别纪念奖章。
赛事保障:科技与人文并重
为确保选手安全,组委会在赛道沿线设置了15个医疗站和50辆救护车,并首次启用AI智能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心率等数据,超过5000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,从补给发放到路线指引,为赛事保驾护航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组委会还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发起“奔跑吧,少年”计划,每有一位选手完赛,便向偏远地区学校捐赠一套体育器材,截至赛事结束,已累计捐赠超过2万套器材。
未来展望:北马迈向更高标准
随着2024年赛事的成功举办,北京马拉松再次巩固了其作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地位,赛事总监李明透露,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赛事体验,包括引入更精准的计时技术和扩大公益项目的覆盖范围。球探体育官网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打造一流竞技平台,更要让马拉松成为连接城市与市民的纽带。”